首页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广东白云学院2020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07-13

(点击下载全文)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五四寄语精神,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切实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的工作要求,校团委定于2020年7月-8月期间开展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助力脱贫 共奔幸福小康

二、活动时间

2020年7月20日—8月31日

、活动内容

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为核心,引导青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鼓励学生结合相对贫困地区疫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要求,在家乡就近开展理论宣讲及国情观察、疫情防控宣讲服务、扶贫支农支教帮扶、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等5个方向的社会实践活动。

具体内容如下:

1.理论宣讲及国情观察。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开展宣讲报告、学习座谈、调查研究、政策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开展参观考察、国情调研、学习体验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疫情防控宣讲服务。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深入当地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社区防控排查、社会秩序维护、疫后心理疏导、便民利民服务,为战胜疫情作贡献。

3.扶贫支农支教帮扶。以我省相对贫困村为重点,围绕“两帮两促”行动、“青年云支教”计划、“七彩假期”项目和“情暖童心”工程等,开展学业帮扶、亲情陪伴、自我教育、素质拓展、敬老孝亲等形式的精准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开展农技培训推广、农业科普讲座、金融知识下乡、乡村规划引领、乡风文明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4.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依托广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传思想、传政策、传品德、传文化、惠民生等方面,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着眼倡导文明生活风尚,积极参与保护野生动物、宣传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基层群众革除陋习不吃野味,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

5.“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结合多彩乡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微视频、微信推文、调研报告、动漫、海报、图片,展现传统村落、红色文化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精准扶贫典型村落以及村落中的文物古迹、非遗项目等历史、现状及文化内涵,反映广东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重大成果等。具体详见推文:https://mp.weixin.qq.com/s/szTRt5xQo5jjTOru2CDg-w相关表格请在以下网站下载(注意网站的第二份统计表格无需填写):(https://ncstatic.clewm.net/rsrc/2020/0522/19/70f2fa54d6c49a116518983b73b5b1a3.doc),个人作品和团队作品的提交需在2020年8月30日当天24:00前发送至此邮箱:byxtwxc@163.com。

总体思路

1.突出主题。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和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回信精神为重点,结合阅读“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系列访谈实录,让学生通过深入的社会实践,深刻领会新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伟力,深切感受人民领袖春风化雨般滋养青年心灵的精神魅力,从而更加自觉地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确保安全。以保证学生健康安全为首要前提,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活动开展前,要充分研究形势,做好安全预案。根据地方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工作部署,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暂停相关地区的活动,妥善做好有关安排,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

3.就近就便。已返校学生以学校驻地为主,在家学生以家乡为主开展社会实践,尽量减少活动半径,畅通个人申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渠道。严禁组织大规模、大范围人员聚集活动,原则上不跨地区进行。

4.创新形式。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今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要注重探索创新“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鼓励师生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网络形式开展。积极开展“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2020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实践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三下乡”等系列线上活动,推动线下线上融合联动。

五、活动要求

1.精心组织,突出育人实效。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把它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团员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表现应作为综合素质评价、团内评优、推优入党的重要参考依据,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团员彰显先进性的鲜明标志。各二级学院应根据《广东白云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试行)》 ,结合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以社会实践报告、参与社会实践证明等为佐证材料,统一给予“第二课堂成绩单”实践实习类活动学分。

2.加强宣传,扩大影响覆盖。各实践团队要在活动开展中广泛使用“三下乡”、“灯塔工程”和“广东白云学院”标识,并加强与各级新媒体平台的联动互动。团队队员可撰写活动感受,以留言形式发送到“广东白云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格式为“xxx学院xxx项目/团(队)#+内容”。各二级学院应积极开展“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2020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实践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三下乡”等系列线上活动,推动线下线上融合联动。各二级学院要注重社会实践成果的总结和分享传播,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校园媒体等渠道,加强对活动中优秀个人及团队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

3.严格管理,守住安全底线。各参与社会实践团队在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结合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遵守当地防控要求,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完善制度规范、突出过程管理,出发前通过线上等方式开展作风和技能培训,选派专业教师全程指导,保证服务内容和形式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和保障,建立安全报备制度,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别是要高度关注极端气候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条件,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

参与形式

1.以个人为单位参与“云”实践。鼓励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所在家乡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2.以团体为单位进行“云”组队,参与“云”实践。学生以党支部、团支部、班级、学生组织社团等团体为单位进行线上组队,实践成员围绕同一主题同一方案在各自家乡开展调研或实践,最后合作产出具有较高理论与实用价值的实践成果。

七、总结表彰

1.材料上报。各二级学院要善于发掘在本次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个人或团队,注重对社会实践成果的总结,9月15日将总结材料和优秀社会实践团队材料(内容应包括实践团队简介、特色做法、队员们所获所得(文字、图片资料)和项目成果)发送至团委邓嘉丽老师邮箱(952476116@qq.com)。

2.奖项设置。2020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优秀组织奖四名、优秀指导老师四名、先进个人(团队)奖、优秀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若干,由学校统一评选,并在总结表彰大会上颁发证书。

附件:1. 总体情况统计表

2. 学院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统计表

3. 优秀团队申报表

4. 优秀个人申报表

5. 优秀推荐汇总表

共青团广东白云学院委员会

2020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