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广东白云学院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省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评审细则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1-02-28

一、评审委员会组成

1.竞赛分学院初赛和校级决赛两个阶段,各阶段赛事均设立评审委员会,独立负责相应级别赛事的作品评审工作。

2.学院初赛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各学院根据报送作品涉及的专业领域聘请相关专家组成,校级决赛评审委员会由校团委根据报送作品涉及的专业领域聘请相关专家组成,人员数量5-7人。

3.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职责为保证竞赛评审有序进行,监督各评委按照评审原则严格行使评审权,享有评审意见最终解释权。

二、评审委员会职责

1.各级评审委员会独立负责对应级别赛事的作品评审工作,决定入围作品,给出评审意见,给予相应指导意见。

2.各级评审委员会应根据学校竞赛通知和本评审细则认真组织评审。

三、作品评审基本要求

1.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

2.评审过程中应综合考察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因素,作品本身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实用价值和较强创新实力,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参赛作品的科学价值。任何作品必须在本专业内具有较高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能展现当今大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参赛作品的实用性与经济性。任何创作必须具备较强的实用性或经济性,能够最终为社会创造价值,能够促进学术进步、技术发展或社会生活质量提升。

(3)参赛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作品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和难点,理论分析深入,社会调研充分,具体建议或措施合理科学,具有较高的社会现实意义。

(4)参赛作品的创新点。参赛作品创新点突出,科学推理严谨合理,调研论证充分有据,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5)学生本身参与作品创作的深度。作品创作参与主体应该是学生,指导老师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支援与帮助,但不应该是包办。

3.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和保密制度。评委不得参与对其本人指导作品的评审工作。

4.评审采取打分评审制度。对有争议的作品,由评审委员会投票表决。各类别作品参考评审标准如下。

(1)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评审标准:

创新性:(占20%)

新见解(10%)

填补某一领域空白(10%)

科学性和先进性:(占20%)

发明制作的技术意义(6%)

发明制作技术方案的合理性(7%)

处于该领域的前沿位置(7%)

实用性:(占20%)

推广价值(6%)

经济效益(7%)

成熟程度(7%)

逻辑论证:(20%)

立论清晰、主题明确(4%)

论据充分、科学可靠(4%)

分析全面、推论合理、逻辑性强(4%)

数据处理、实验设计与方法先进可靠(4%)

结论准确、严密(4%)

文字表达:(10%)

文字表达精炼流畅,用词准确,主题突出(10分)

综合权重:(10%)

评委会副主任加权(5%)

评委会主任加权(5%)

(2)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评审标准:

创新性:(占20%)

新见解(10%)

填补某一领域空白(10%)

科学性和先进性:(占20%)

理论水平(5%)

学术价值(10%)

处于该领域的前沿位置(5%)

实用性:(占20%)

实际运用价值(10%)

实际社会意义(10%)

逻辑论证:(20%)

立论清晰、主题明确(4%)

论据充分、科学可靠(4%)

分析全面、推论合理、逻辑性强(4%)

数据处理、实验设计与方法先进可靠(4%)

结论准确、严密(4%)

文字表达:(10%)

文字表达精炼流畅,用词准确,主题突出(10分)

综合权重:(10%)

评委会副主任加权(5%)

评委会主任加权(5%)

(3)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评审标准:

创新性:(占20%)

新见解(10%)

填补某一领域空白(10%)

科学性和先进性:(占20%)

研究方法合理性(6%)

结论东重要性(7%)

处于该领域的前沿位置(7%)

实用性:(占20%)

实际运用价值(10%)

实际社会意义(10%)

逻辑论证:(20%)

立论清晰、主题明确(4%)

论据充分、科学可靠(4%)

分析全面、推论合理、逻辑性强(4%)

数据处理、实验设计与方法先进可靠(4%)

结论准确、严密(4%)

文字表达:(10%)

文字表达精炼流畅,用词准确,主题突出(10分)

综合权重:(10%)

评委会副主任加权(5%)

评委会主任加权(5%)

5.评审坚持审查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请评委本着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既要依据标准打分,又要对其中较为成熟的作品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提高。

6.各学院应保持学科作品的相对一致性,对于跨学科的作品由本学院与相关学科学院协调,可以跨学院进行委托评审。学校鼓励学院间合作开展初赛,但合作学院应该学科相近或互补。

7.学院初赛评审会必须包括如下环节:评委会主任介绍评审规则和要求;参赛作品采用PPT展示;评审专家问辩;评审专家为作品打分;评审专家合议确定学院初赛作品等次及拟定推荐到学校决赛作品名单。请各学院在召开初赛评审会时务必严格遵守如上流程,并及时在本学院公示结果。各学院应于2021年3月11日前完成初审评审工作,将筛选的优秀作品申报书、汇总表、评分材料发送至1378093819@qq.com,纸质版同步报送到校团委。

四、作品评审程序

1.初赛评审由各初赛评审委员会根据自身特点,采用书面评审和终审问辩形式进行评审,并对上报学校决赛的作品进行排序。

2.推荐作品须认真填写作品申报书,并由所在学院进行资格审查和形式审查。不符合申报要求的作品退回,不增替其他作品。

3.学校决赛分为书面评审和终审问辩两个阶段。由组委会提供文本申报样本及现场展示展板样本。终审问辩阶段,参赛者可根据需要附实物(模型)、产品(样品)、图纸、图片、现场演示文件、录像资料等,评委在组委会安排的专门时间集体到指定地点对作者提出问辩,每个评委须向自己负责评审的作品的作者至少询问一次。评委可以对评审作品的资格提出质疑,并提出质疑理由、证据或线索。受到评委质疑的作品,将提交竞赛组委会按程序评定其参赛资格。

五、本规则由学校竞赛组委会解释。

附件下载:

广东白云学院第八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省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评审细则.doc